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长廊 >> 文化动态 >> 正文

达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者: 来源:达州日报 发表于:2021-05-10 17:04:37 文章点击数:[]

你熟悉的何氏剪纸、
石梯蒸鱼烹饪技艺等
入选达州市级非遗了!

5月7日,达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关于公布达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19个非遗项目入选名录。




其中,传统技艺11项,包括碑庙米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石梯蒸鱼烹任技艺、方家贤义高粱白酒酿制工艺、堰塘酒曲制作技艺唐鸭儿手撕鸭制作技艺、泥巴蛋制作技艺、渠县黄花传统加工技艺、段式龟胶制作技艺、三汇特醋传统酿造技艺、淙城老窖传统酿造技艺、开江泥模锅罐传统制作技艺;传统美术2项,即何氏剪纸、宣汉曾氏竹编;传统戏剧1项,即川剧座唱(大竹玩友);曲艺3项,包括开江竹琴(四川竹琴)、任市金钱板、大竹竹琴(四川竹琴);民俗1项,即土家庙会;民间文学1项,即石莲花传说。


记者了解到,此前通过五次申报,达州市共有市级非遗项目66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建立完善各级名录体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对具有代表性、群众基础较好、价值较为突出、传承上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肯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并能促进其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通知》提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总结经验,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新闻延伸:

达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


(一)石莲花传说
石莲花传说是流传于通川区莲花湖及周边地区的传说故事。莲花湖(石莲花水库)因流水冲激成水花,地形成莲花状而得名,景色秀丽,产生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具有代表性的有《石莲花的传说》《莲花仙子的传说》等。石莲花传说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通俗性、传奇性和广泛性,把地方风土人情和神话人物的故事,通过拟人化手法与寓情于景方式使石莲花的传说既富于生活气息又离奇动人,具有极强的历史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是当地人民独特的精神文化财富。
(二)川剧座唱(大竹玩友)
川剧座唱又称打围鼓、打玩友,是川剧清唱的一种民间表现形式,在川剧五百多年的漫长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群众基础广泛,角色较为齐全,水平较高,对于传承、普及川剧艺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发挥着重大作用。现有折子戏50 多个,其中高腔14个(如:坊友、武家坡、归舟等),胡琴戏20个(长生殿、杀奢、祭岳飞等),弹戏10个(桂英打雁、大盘山、伍员逃国等),灯戏5个。
(三)开江竹琴(四川竹琴)
开江竹琴产生并流传于开江县长岭镇境内,是四川竹琴的一种。源于清代嘉庆年间,形成于清末民初,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历史悠久,内容与时俱进、创编新颖别致、表演生动风趣,很受观众喜欢。开江竹琴将多种曲艺元素混搭进入表演创作中,既保留了原本的曲艺特征,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任市金钱板
任市金钱板是流传于开江县任市镇、长岭镇、讲治镇境内的一种民间曲艺。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间,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任市金钱板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有单口、双人、群口,还在小品、小戏上做过尝试等。其节目内容与时俱进、创编新颖别致、表演生动风趣,很受观众喜欢。
(五)大竹竹琴(四川竹琴)
大竹竹琴是中和调竹琴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巴渠河地域特征和巴蜀竹文化特性。大竹竹琴的主要乐器-琴筒,采用大竹县五峰山多年生慈竹加工精制。一般长度约为700-900毫米,口径约80毫米,筒壁厚约6-8毫米。传统的大竹竹琴为坐式自打自唱,演奏时左臂斜抱筒鼓,右手指击筒底,左手夹击简板发音,集鼓、板、铃为一体,唱调优美、音韵和谐。竹琴保存的传统节目有370多段,目前能常演奏的大概80多段。
(六)何氏剪纸
何氏剪纸是流传在通川区境内独具地方特色的剪纸艺术。何氏剪纸以意念造型、大胆想象和艺术探索为手段,不用先描样儿,只是大体比比划划,或是用指甲在纸上掐个纹样,全凭剪纸时几分钟的灵感和精湛的剪技,意到手到,随手就能剪出生动多姿的人物、动物、瑞兽、花鸟、风景等,装点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七)宣汉曾氏竹编
宣汉曾氏竹编是产生于宣汉县华景、南坝等地并流传于县内外的传统竹编工艺美术。宣汉曾氏竹编属于软竹编,其编织的工艺流程十分复杂,主要有选竹、划篾条、起薄、煮篾、染色、编织等工艺流程,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巴山大峡谷》等。曾前往上海世博园、台湾地区进行展示,受到国内外嘉宾的赞赏。
(八)碑庙米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碑庙米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是流传于通川区碑庙镇及周边地区民间制作米豆腐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碑庙米豆腐制作技艺独特、生态,保持了营养成份不流失,口感鲜嫩润滑、酸碱中和、软硬适中,老少皆宜,是强身健体的最佳小吃。
(九)石梯蒸鱼烹饪技艺
巴河岸的石梯素有达川“渔乡”之称。流域沿线世代以打渔为生者十之八九。家住石梯的严道全是地道的“老渔民”,自幼跟随着祖父、父亲在巴河上捕鱼。随着国家对生活富强和生态环境的重视,严道全和大多数“渔民”一道从“水里”走到了“岸上”。上岸后严道全经营起一家“鱼”餐馆,沿袭祖辈传下来做鱼方法的同时大胆实验和改进,独创“蒸鱼”特有烹饪方式。初时,常邀乡亲友人一同品鉴,在得到充分肯定后,严道全在近三十岁之时将自己这道“蒸鱼”推上了餐桌并收获了众多食客的赞赏,“石梯蒸鱼”因此就产生了。
(十)万家贤义高梁白酒酿制工艺
贤义高粱白酒酿制工艺是达川区万家镇以红高粱作原料,经蒸煮、发酵等工序,生产白酒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贤义高粱白酒融入了祖辈传承下来的独到秘制技艺,在当代传承人李贤义的精研和市场运作下,形成了现有的规模和较高品质的“贤义小作坊高粱白酒”,在万家诸多小作坊酿酒业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是“非遗+扶贫”“非遗+旅游”扶持、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项目之一。
(十一)堰塘酒曲制作技艺
堰塘酒曲采用108种中草药,其酿酒的技艺起源于1845年,第一代传承人为草药医生何正义,到现在已经六代人,其制作过程为人工采摘好中草药后,经过日晒夜露,至自然杀青或消毒、风干,然后加工成粉未,经打碎的大米制成丸子曲药,然后晒干,打成粉末,再待玉米煮熟后撒在上面,再经过发酵两天后,装入池内密封后八天后就可以烤酒。其存在是川东重要的民间医药的活化石。
(十二)唐鸭儿手撕鸭制作技艺
唐鸭儿手撕鸭制作技艺是指分布于大竹县县城及其周边乡镇生产加工鸭肉制品的一种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现主产于大竹县竹阳镇,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以其肉质鲜美,手撕而食,肉扯成丝,蕴含淡淡的竹香而得名。唐鸭儿手撕鸭采用当地及周边乡镇优质土麻鸭制作而成,技艺复杂考究,视之,皮面光洁层叠起伏色泽盈润,呈黄褐色;闻之,香飘数米,肉香四溢,引人食欲;食之,皮酥肉嫩,香味入骨,回味悠长。
(十三)泥巴蛋制作技艺
泥巴蛋采用独特的黄泥粘土加草木灰制作而成,品质优良、识别度高。传统方法是使用华蓥山半山(海拔800米)黄泥粘土、草木灰(巴山松柏)、青龙乡原生态绿色无污染无添加的鸭蛋、渠县深井盐、红茶、白酒、香料等按特定的比例腌制、生产、加工制作而成,食之可口,在当地极具影响,群众基础深厚。
(十四)渠县黄花传统手工加工技艺
渠县黄花传统手工加工技艺别具一格,每日清晨5-8时将开花前5小时的花蕾采摘回,用“单锅独筛”(筛用竹制)蒸制,先将水烧开,待甑内温度达到60-65摄氏度时,将花蕾放进蒸筛,放入甑内,一般约20分钟左右后出笼,再将蒸制出笼的花蕾倒在干净的竹编簸箕晒具上,堆放半小时左右后,摊放于竹编簸箕内,置于通风强阳光处照晒,每3-5小时用同等大小的竹编簸箕晒具翻晒,周而复始3-4天,即可晒干成干黄花。
(十五)段氏龟胶加工技艺
渠县三汇段氏家族自古就深谙龟甲炼胶技法,世代单传,历经数十代传人数百年的提炼总结,段氏龟甲胶、养身龟餐、龟板鉴别等逐步形成完整技法。纯正的“段乌龟”龟甲胶采用5年以上活版中华草龟龟板,配合多种名贵中药经煎熬、浓缩制成,品质优良、方法独特。完整的段氏龟甲胶古法技艺包括:龟甲处理、煎甲取汁、浓缩收胶、干燥包装等环节。“段乌龟”龟胶上面有老黄色略带猪鬃纹的“油头”,对光观察为半透明状,洁净如琥珀,质地坚硬,以松脆、透明者品质最佳。
(十六)三汇特醋传统手工酿造技艺
三汇特醋传统手工酿造技艺是产生并流传于渠县三汇镇及周边地区生产加工食用醋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三汇特醋属四川麸醋品种,以麦麸为主要原料,详细工序有40多道,主要工序包含拣药制曲、醋胚生成、发酵制糖、淋醋、后处理,成品具有独特的色、香、味。传统手工酿制的醋富含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杀菌解毒、健胃消食、防暑降温、软化血管等功效,对于防癌也有一定的作用。其口感和功效是食用冰醋酸制醋难以比拟的。三汇特醋历史悠久,曾与山西老陈醋、江西镇江醋比肩齐名,在饮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十七)淙城老窖传统酿造技艺
淙城老窖传统酿造技艺是产生并流传于开江县永兴镇生产白酒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淙城老窖传统酿造技艺相传是汉将舞阳侯樊哙在巴山峨城屯兵作战,为减少伤亡、鼓舞士气,在山下古淙城自创的一种秘制酿酒技术。其酿制过程按祖传的秘制方法用石缸容器存储、紫砂瓦缸窖藏,几年后轮流取出,具有酒窖香浓郁芬芳、色泽清洌透澈、滋味甘甜悠长的非凡品质。淙城老窖酒具有舒筋、活血、养生、强肾等作用。
(十八)开江泥模锅罐传统制作技艺
开江泥模锅罐传统制作技艺是产生并流传于开江县境内的一种独特的传统制作技艺。开江泥模锅罐源于“湖广填川”时,祖先从湖广祖居地带到四川的遗物,在千里路途上就靠它煮食充饥。开江泥模锅罐传统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经历了由单纯生产工具为主,发展成为向生活器具作为载体的传统民间工艺制品,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原始风貌的生产过程是地方旅游文化的一大景观,其精美的手工制品是难得的旅游纪念品。


(十九)土家庙会


土家庙会是产生并流传于宣汉县前河流域上游的樊哙等乡镇的一种民俗活动。在大巴山区,分布着四川唯一的土家族族群,他们每年春天要经过办土地会、太阳会、春祈会、夏祭会、秋报会、冬颂会等。他们的主要程序有告庙、取水、荡秽、洒净、请神、安神、颂神、念经拜忏、酬神、送神等程序,在这些过程当中还分别伴以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如大巫舞、小巫舞、祭司独舞、钱棍舞、摆手舞、车灯等。特别是在一般地方很难看得到牤牛舞、芒草舞、探情舞等,最富民族特色。传统的土家庙会通过一系列的程序为民众免除风霍雪弹,狼烟尽扫,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



Copyright @ 2021 ctwh.sa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文理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互联网备案号:蜀ICP备06020089号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中段519号(莲湖校区) 邮编:635000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