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长廊 >> 文化动态 >> 正文

孔子及先秦伦理学说的思想张力——当世空间与未来可能性

作者:唐代兴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发表于:2021-04-22 16:35:59 文章点击数:[]

学术,不过是(历史或当世)生活常识的不断发现。学术探讨,自然成为促进生活返本开新的历史进程,它既与个体之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过善美的“优良生活”相关,更与群化社会以何种方式正常存在发展相关,或直接,或间接。即使被视为最无用的哲学,也总是以远离“烟火”的形上方式面对存在的困境或生存的危机寻求其根本的解救之道;并且,远古生活与当下存在是一个连续统,它始终以自身方式生生不息地复活天启智慧并宣告古代之声,以返本开新方式重建古代文化,引领未来世界。这是孔子思想学说以及整个先秦伦理智慧和方法不断开新当世的原动力量。

1.近100年来,中华民族开创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光辉历史而进入“强起来”的当世进程,一心一意建设世界强国,必要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动力,以文化为制高点。但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源泉,却是哲学。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需要一种本土化的世界哲学,尤如近代以降强大起来的英法背后有经验主义哲学和理性主义哲学的繁荣,他们分别复兴的是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继之兴起的德意志,却以从康德经历费希特、谢林而至于黑格尔所共同创造起来的古典哲学为思想的源泉和精神的动力;二战后德国的重新统一与再强大,与源发于胡塞尔的现象学运动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息息相关。美国走向世界舞台的辉煌之最耀眼的形态学呈现,当然是教育、科技、经济、军事等,但其隐而不显的秘密,却是产生于美国本土的第一个本土哲学,即经由皮尔士开创、詹姆斯和杜威等哲学家相继发展起来的实用主义哲学,它重塑了美国文化,美国精神和美国文明。中国走世界强国之路所需要的本土化的世界哲学,既可原创得来,也可从古代哲学中抉发而弘大。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具有世界性思想基因和精神气质的是先秦哲学,是诸子哲学。因而,回到先秦去,回到诸子去,应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课题。

2.哲学之“无用”,在于它要对人和社会产生影响,发挥生活功能,需经由多个环节转化,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伦理的助益。所以,伦理学构成哲学发挥生活实践功能的方法论。以道德和美德为基本研究对象的伦理学,有两个基本功能:从社会讲,伦理学是时代思想精神的启蒙方式;从个体言,伦理学是大众生活引导的心灵导师。如上两个方面,构成理解孔子及先秦伦理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认知前提。

3.中国哲学虽是人伦取向的,但比较言,伦理研究相对薄弱,先秦伦理也是如此。特别是孔子的伦理思想,以及它与古代伦理及其诸子伦理之间的承传发展等方面,更是有待系统地梳理和深入的抉发研究。

4.孔子,既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也是人类史上与苏格拉底、耶稣、佛陀齐名的思想家。20世纪世界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中指出,为人类创造出“思想范式”的人,只有“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好像我们不可能再举出第五个人的名字,没有谁有像他们那样的高度……。他们没有写下任何东西(孔子除外),但他们却成为强大哲学思想运动的基石。我们称他们四人为思想范式的创造者。他们鹤立于所有其他的哲学家之前和之后。”并且“这四位思想范式的创造者真实性的内涵是对人类基本境况的体验以及对人类使命的澄明”。尤其是春秋晚期,基于“天子失官”(《左传·昭公十七年》)和“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所形成的“在帝国解体的困境之中,在战乱和动荡的时代,孔子便是那些想通过他们的建议使国家得到拯救而到处游历的许多哲学家中之一员。对于所有这些哲学家来讲,出路便是知识,而孔子的解救之道则是有关古代的知识。他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古代的?如何能够获得它?通过什么方式能实现它?”孔子以有限一生从如上三个方面所做的无限努力,“宣告了古代之声,重建了古代文化”。

孔子没有著述,他以“述而不作”的方式“宣告古代之声,重建古代文化”的思考、思想、知识、方法,被门徒记载下来,在孔子身后,门徒们以“群贤集定”的方式构筑起“篇章有序”的《论语》文本,并使夫子“蕴含万里”和“经纶世务”的思想学说实现自我诠释的“圆转无穷”功能(邢昺作《论语注疏》“序解”):《论语》文本所蕴含的生存语义承载了孔子志于重建古代文化的文道救世理想,从天赋“相近”却“习相远”的人性出发,以“信而好古”的执着考信历史,发现返本开新的历史发展观,探索“以仁入礼达乐”的路径,向上开出重建古代文化的道德哲学;向下探求形成“修德取位”和“以德正位”的君子学说,包括君子伦理学说和君子事功(政治)学说。

要言之,孔子思想学说是一个体系:自然主义人性论,是其思想基石;返本开新的历史发展观,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哲学;仁学,是其伦理学;礼论,是其政治哲学;“学而”成己成人,是其教育理论;中庸,既是其道德学,也是君子成己成人的方法论;乐,是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的人生哲学;将人性论、历史哲学、仁学、礼论、学而理论、道德学和方法论、人生哲学贯通形成完整体系的那个“东西”,却是孔子的正名知识论。

5.蕴含一种人类“思想范式”的孔子思想学说,是一种集成,一个枢纽,一个传统。

首先,华夏从远古传说到夏商周,建立起相对自由的“以天道为依据、以王道为目的、以民道为手段”的人伦主义思想认知框架。进入春秋世,因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推动“道术将为天下裂”,催化这一开放性的、未完成的思想认知获得更为自由的发展,形成诸子盛世。

其中,孔子以“信而好古”的执着考信历史真知、历史真理,以“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域,吾从周”(《八佾》)的返本开新方式宣告古代之声、重建古代文化,这是集成。

其次,孔子遵从返本开新的历史发展观损益古代文化,并直接吸取管子以“富民强国”为目标,以“以刑入礼”为路径的刑赏主义“大仁”智慧,既影响墨学,扬朱庄子之学,法家的刑赏之学,更开启子张、子夏、曾子、思孟、荀子之学。

所以,孔子思想学说,成为诸子学说之枢纽。

其三,孔子基于文道救世理想,遵从返本开新的历史发展观,以“以仁入礼达乐”为路径,向上下两个维度展开所形成的道德哲学和君子学说,将源自古代而渐进生成建构起初成轮廓的华夏哲学思想学术伦理以及道德文明推向成熟进程,不仅为中华文明,也是为人类创造出一个普世化的“思想范式”,它必然地构成了中国文明的大传统。

但这个大传统在秦之后被实质性地中断,虽然秦汉以来孔子之名被推上“圣人”之道。所以,重新研究孔子思想学说,重新弘大这个大传统,重新评估孔子所为人类创造的“思想范式”的价值与意义,这既是溯源张本,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学术的重要维度。

6. 从孔子思想学说切入,向上溯及夏商周及远古伦理思想的生成建构;向下检讨诸子伦理思想的自由探索与创造,或可形成如下系统探讨的深度空间:

(1)孔子思想学说体系研究(包括人性论、历史哲学、知识论、伦理学、道德学、政治学、教育理论、心智论、方法论等)。

(2)先秦伦理思想源流研究(从上古神学伦理到周之天人伦理再到诸子伦理的演绎发展)。

(3)先秦伦理思想文献整理与集成研究。

(4)先秦伦理思想发展史。

(5)先秦伦理思想的世界精神与当代价值。

(6)孔子、苏格拉底、耶稣、佛陀这四大思想范式创造者的“思想范式”比较研究。

孔子学说不仅是先秦思想的集成、枢纽、传统,也是中国文化思想精神的钥匙,更可为打开人类未来世界及其新文明提供认知路径和探索方式。正是因为如此,自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汉学家们研究孔子思想学说创建起两大学派,即波士顿学派和夏威夷学派。在走向世界强国进程中的中国,有没有可能建立起本土化的孔子学说的中国学派?四川,具体地讲,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能否以此存高远!


唐代兴,四川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二级教授,特聘教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领域:当代哲学。致思主题:当代人类何以才能理性存在发展?具体敞开为三个维度,即人善待人何以可能?人善待环境何以可能?人善待历史和文明何以可能?志业目标:致思本土化的当代哲学,即生态理性哲学(包括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政治哲学)。

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生态理性哲学-伦理学专著28部。在《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50篇。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转载11篇、《新华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16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社科基金4项。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6项(独立奖5项,第1名1项)。

初步形成生态理性哲学思想及实践理性框架:⑴提出“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新存在论思想,主要著作《人类书写论》。⑵致思“自然、生命、人”合生存在的生态理性本体论,主要著作《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⑶探讨“人的世界性存在”的生态理性形上蓝图,主要著作《生态理性哲学导论》。⑷构建生态理性哲学方法论,主要著作《生态化综合:一种新的世界观》。⑸运用生态理性思想和方法重新思考中西伦理传统,完成伦理学的生境体系,主要著作《伦理学原理》和八卷《生境伦理学》。⑹运用生态理性思想、方法和伦理学的生境理论研究环境问题,开启灾疫伦理新学科视野和气候伦理新领域,主要著作《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和三卷《国家环境治理研究》。⑺运用生态理性思想、方法和伦理学的生境理论尝试解读《论语》,初步成果《〈论语〉思想学说导论》和《〈论语〉思想会通诠释》(待出版)。


Copyright @ 2021 ctwh.sa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文理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互联网备案号:蜀ICP备06020089号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中段519号(莲湖校区) 邮编:635000 [后台管理]